昭通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昭通生活污水的部分河流已经比原来清澈了许多,这是昭通人努力进行污水治理的结果。当然也是离不开我们小宇环保公司的设备装置
小宇环保的装置技术先进,实用性强,使用面广,具有较强的市场
技术成熟,公司面向全国销售污水处理设备
小宇公司的昭通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采用的钢板是材质Q235的钢板,稳定性能高。
我们的设备得到广大guo内外客户的一致**,销量很大。
(1)栅前流速
污水在栅前渠道内的流速控制在0.4~0.8m/s,可保证污水中粒径较大的颗粒不会在栅前渠道内沉积。
(2)过栅流速
即污水通过格栅的流速,一般控制在0.6~1.0m/s,过大则会使拦截在格栅上的软性栅渣冲走,若小于0.6m/s会造成栅前渠道内的流速小于0.4m/s,使栅前渠道发生淤积。
(3)过栅水头损失
污水的过栅水头损失与污水的过栅速度有关,一般在0.2~0.5m之间。
2.4 沉砂池
沉砂池的作用是从废水中分离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它一般设在污水处理厂前端,保护水泵和管道免受磨损,缩小污泥
处理构筑物容积,提高污泥**组分的含率,提高污泥作为肥料的价值。沉砂池的类型,按池内水流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平流式沉砂池、曝气沉砂池、钟式沉砂池和多尔沉砂池。
平流沉砂池是常用的型式,污水在池内沿水平方向流动。平流式沉砂池由入流渠、出流渠、闸门、水流部分及沉砂斗组成。它具有截留无机颗粒效果好、工作稳定、构造简单和排沉砂方便等优点。
平流沉砂池的设计大流速为3m/s,小流速为0.15m/s;大流量时停留时间不小于30s,一般采用30~60s;有效水深不应大于1.2m;池底坡度一般为(0.01~0.02),当设置除砂设备时,可根据设备要求考虑池地形状。
昭通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生化池由三段组成,既厌氧段、缺氧段、好氧段。在厌氧段,回流的好氧微生物因缺氧而释放出磷酸盐,同时得到一定的去除。缺氧段虽不供氧,但有好氧池混合液回流供给NO3——N作电子受体,以进行反化硝脱氮。在后的好氧段中,好氧微生物进行硝化和去除剩余BOD的同时,还能大量吸收溶解性磷酸盐,并将其转化为不溶性多聚正磷酸盐而在菌体内贮藏起来,通过沉淀池排放剩余污泥而达到除磷的目的。生化池示意图见图2-4。
(7)设备选型
根据供气量选择L100系列罗茨鼓风机。
2.6 二沉池
二沉池是设置于曝气池之后的沉淀池,是以沉淀、去除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获得澄清的处理水为主要目的的。
二沉池有别于其它沉淀池,其作用一是泥水分离(沉淀)、二是污泥浓缩,并因水量、水质时常变化还要暂时贮存活性污泥。
辐流式二沉池是一种直径较大的圆形池,其结构见图2-5废水经进水管进入中心布水筒后,经过筒壁上的筒口和外围的环形穿孔整流挡板,沿径向呈辐射状流向池周,经溢流堰或淹没空孔汇入集水槽排出。沉于池底的泥渣,由安装于行架底部的刮板刮入泥斗,再经污泥泵排出。
三 污泥处理系统
3.1 污泥水分去除的意义和方法
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是由液体和固体两部分组成的悬浮液。污泥处理重要的步骤就是分离污泥中的水分以减少污泥体积,否则其他污泥处理步骤必须承担过量不必要的污泥体积负荷。
污泥中的水分和污泥固体颗粒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般按照污泥水的存在形式可分为外部水和内部水,其中外部水包括孔隙水、附着水、毛细水、吸附水。污泥颗粒间的孔隙水占污泥水分的绝大部分(一般约为70%~80%),其与污泥颗粒之间的结合力相对较小,一般通过浓缩在重力的作用下即可分离。附着水(污泥颗粒表面上的水膜)和毛细水(约10%~22%)与污泥颗粒之间的结合力强,则需要借助外力,比如采用机械脱水装置进行分离。吸附水(5%~8%,含内部水)则由于非常牢固的吸附在污泥颗粒表面上,通常只能采用干燥或者焚烧的方法来去除。内部水必须事先破坏细胞,将内部水变成外部水后,才能被分离。
3.2 污泥浓缩池
降低污泥中的含水率,可以采用污泥浓缩的方法来降低污泥中的含水率,减少污泥体积,能够减少池容积和处理所需的投药量,减小用于输送污泥的管道和泵类的尺寸。具有一定规模的污水处理工程中常用的污泥浓缩方法主要有重力浓缩。溶气气浮浓缩和离心浓缩。根据需要选用间歇式重力浓缩池。
工艺说明
本设计采用的处理方法为“混凝沉淀”工艺,废水流入调节池后,在调节池内设有搅拌装置,调节水质、水量后通过提升泵提升到混凝沉淀池,这个阶段,通过投加片碱调节废水至中性,再加入混凝剂和絮凝剂,和废水充分接触,废水中的悬浮颗粒形成矾花并沉降下来,从废水中分离出来。混凝沉淀池的上清液自流进入斜管沉淀池池,悬浮物进一步沉淀自流至清水池,后通过排放口排入**管网。
混凝沉淀池及斜管沉淀池产生的污泥,这些污泥由污泥泵收集到污泥浓缩池中,浓缩后通过螺杆泵抽至压滤机脱水,上清液回流到调节池中,泥饼外运。
3.5主要构筑物设计
1.调节池
调节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水质水量,使之稳定,利于后续处理。废水在调节池中的停留时间为8小时,调节池由原有水池改建,内设搅拌装置以便于调节水质、水量。
原有水池尺寸为:7.0×3.5×2.0m
结构形式:改建为半地下结构形式
配套设施:搅拌装置一套 PVC材质 曝气机一台
2.片碱溶解池
废水为酸洗废水,需要加片碱进行中和。
池体尺寸:1.5×2.0×2.0m
结构形式:新建地上砖混结构
配套设施:搅拌装置一套( PVC材质)
和调节池共用一台曝气机
3.混凝沉淀池
混凝沉淀池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加入混凝剂和絮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与混凝剂和絮凝剂充分接触反应,生成较大的颗粒发生沉降,从废水中分离出来,从而去除水中的悬浮物。由于碳化硅废水是酸洗废水,废水出水要求为中性,PH在6-9之间,在混凝沉淀池中加入片碱溶液,调节PH至中性。
混凝沉淀池的设计停留时间为4小时,池体为原有池子改建
原有池体尺寸为:7.0×3.5×2.0m
结构形式:改建为半地下结构形式
4.斜管沉淀池
废水从混凝沉淀池中流到斜管沉淀池,通过斜管填料使得水质得到进一步净化。
原有池体尺寸:4.0×3.5×2.0m
结构形式:改建为半地下结构形式
5.污泥浓缩池
调节池、混凝沉淀池和斜管沉淀池产生的污泥,通过污泥泵流入污泥浓缩池,浓缩后通过螺杆泵抽至压滤机。
池体尺寸:2.0×3.5×2.0m
结构形式:改建为半地下结构形式
清水池
污水经斜管沉淀池处理后,自流至清水池,排入**管网。
池体尺寸:1.5×3.5×2.0m
结构形式:原有地下水池结构
6.设备间
电气控制系统、加药装置、压滤机等设备置于设备间内。
结构形式:原有改造
*四章 治理项目建设地点及平面布置
4.1建设地点
治理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该厂内*区域。
4.2平面布置
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
(1)总平面设计充分结合地形、地貌、地址等条件,以减少土方量,利于排水,布置紧凑。
(2)平面设计必须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根据主要生产装置的相互关系及辅助装置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布局,以使水质输送距离短。
(3)总平面设计应符合防火、消防、卫生等各项规范的要求。
(4)总平面设计力求能明确、水流顺畅。